400-996-1215

    服务热线(早9:00-晚23:00)
    首页 >  心理资讯 >  心理热评

    广州心理咨询 | 花10元用AI“复活”亲人,你愿意吗?

    2024-04-16554次阅读

    都说世间最难跨越的事,莫过于生死。

    就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,有人按照传统习俗祭奠逝去的亲人,也有人利用人工智能(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)技术“复活”亲人。

    还在某高校念书的李洁就选择了用AI技术把去世5年的爷爷“复活”。

    李洁从小是爷爷带大的,5年前,爷爷因阿尔茨海默症引发的并发症离世,自此之后,她就沉浸在对爷爷的思念中。

    直到这几年,AI技术持续发展,她只需要在某电商平台搜索“AI复活”,就可以找到大量相关的商品和服务。

    这些商家表示,只需要提供逝者的一张正脸照和一段10秒以上的音频,就可以用AI生成视频,让已经离开的人重新和你说话,花费更多甚至可以跟逝者直接“对话”。

    这听起来有些违背伦理,但最近通过“AI复活亲人”的新闻已经越来越多。

    换做是你,如果花一些钱就可以再次见到亲人,那你会愿意为此买单吗?

     

    01

    去年3月,B站的一位UP@吴伍六 上传了自己利用AI工具“复活”奶奶的视频。

    他先是导入了奶奶生前的照片和音频,生成了奶奶的虚拟头像,并克隆了奶奶带着湖北口音的声音;

    然后,他让当下炙手可热的AI模型ChatGPT来扮演奶奶,学习并理解奶奶的语言习惯和生活环境;

    最后,将头像和音频合成虚拟数字人,实现与奶奶的对话。

    通过这样来之不易的一次对话,他弥补了自己没有与奶奶好好告别的遗憾。

    今年2月,知名音乐人包小柏同样利用AI技术,使自己因罕见病去世的女儿在数字世界“复活”。

    为了让AI能成功模拟女儿的意识,包小柏夫妇重新梳理了女儿的一生,甚至把女儿手机和电脑中的所有资料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,这个过程无疑是艰难且痛苦的。

    好在结果是美好的——“复活”后的女儿不仅可以对话,还可以唱歌。

    原本天人永隔的亲人,终于在数字世界再次团聚。

    这一幕让我想起《流浪地球2》中的科学家图恒宇(刘德华 饰),因无法接受失去女儿的痛,他也曾试图将女儿丫丫的意识上传到数字世界,让女儿在另一个世界得到永生。

    只是人们也许不曾料到,电影上映仅仅一年,这一幕就成为了现实。

    有网友表示,理解图恒宇,成为图恒宇。

    常听人说,亲人的离世不是一时的暴雨,而是一生的潮湿。

    如果能看到那个日思夜想的人,重新出现在眼前,看见Ta再眨一次眼,听见Ta说话的声音和语调,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件令人倍感慰藉的事情了。

    如果能实现对话的话,你还可以告诉他们你的近况,和他们分享你生活中遇到的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。

    可以说,AI技术的出现,让缅怀和悼念逝者这件事,有了更加具象的方式。

    这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拥有的心灵寄托。

    对于某些因亲人去世而患有心理创伤的个体,AI技术也可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工具,给予他们一个倾诉和宣泄情绪的出口,帮助他们缓解内心的痛苦。

     

    02

    然而,一个不算太逼真的AI影像,在宽慰一部分人的同时,也对一部分人造成了二次伤害。

    就像英剧《黑镜》第二季中讲过的一个故事:

    女孩玛莎的男友因一场意外去世。

    玛莎不甘心就此与男友告别,她在朋友的推荐下,借助高科技公司之手,用男友在社交网络上留下的所有信息塑造了一个“AI男友”。

    起初,“AI男友”和玛莎互动的方式仅限于打字聊天和通话。

    后来,她不再满足于线上的互动,选择花更多钱买了一副和男友一模一样的身体。

    有了实体后的“AI男友”,有着和真男友一样的外貌、声音、思维和习惯,甚至在某些方面做得比男友更好、更完美。

    但玛莎微妙地意识到:这不是他。

    因为“AI男友”既没有真实的情感,也不是真的爱她,更重要的是,“AI男友”只能呆板地按照她的命令行动。

    于是就有了这段经典的对话:

    「你只是你的涟漪,你没有过去。」

    「别这样,我只是来取悦你的。」

    当失去至爱之人的伤痛被再次揭开,现实看起来就变得更荒谬了。

    由此可见,技术进步的另一面,必然带来新的伦理挑战:即便学习和模仿得再像,虚拟数字人真的能代表逝者本人吗?

    《弟子规》里说:事死者,如事生,即对待逝去的人,要像对待活着的人一样。

    那么,站在逝者的角度,他们真的愿意在离世后,以这样一种“工具人”、“赛博宠物”的形式活着吗?

    你是否希望用AI“复活”逝去的亲人?

    你是否在自己离世后被后代用AI“复活”?

    随着主语的不同,人们得到的也可能是截然相反的答案。

    更重要的是,有时生者为逃避丧亲之痛,过度沉溺在AI构筑的幻象当中,弃现实于不顾,因而更难接受和适应真实的生活。

    就像韩剧《熙秀》中的母亲,通过VR技术见到车祸身亡的“女儿”后,就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中,对现实中的丈夫置之不理,人生也再次走向失控。

    因此,在使用AI技术“复活”亲人之前,我们需要认真思考,平衡利弊,避免因过度依赖技术而导致无法回归现实生活,延续甚至加剧悲伤。

     

    03

   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院长、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教授曾经说过:数字生命的背后,关系着我们如何看待死亡。

    在传统的生死观中,死亡被看作是生命的终结,人生旅程的最终章。

    然而,当AI技术发展到能够模拟逝者的一言一行乃至思维的时候,死亡的“终结性”似乎又被某种“连续性”所替代。

    我们只需不断向算法“投喂”逝者的数据,就能让对方以数字化的形式永存,甚至继续生长。

    这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生与死之间的界限,让人们沉湎于数字世界里的相聚,忽视了现实生活,影响正常哀悼过程的完成。

    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伊丽莎白·库伯勒·罗斯(Elisabeth KüblerROSS)曾提出,人对待哀伤和灾难过程,通常在心理上要经历以下5个阶段:

    否认:认为“这不可能发生”,或拒绝接受情况的严重性;

    愤怒:寻找可以责备的人,或对不公平的情况大发雷霆;

    讨价还价:想象自己可以用各种方式来推迟已成事实的悲剧,开始有很多“要是我这样做,或许Ta就不会离开了”的想法;

    沮丧:别的情绪开始平息,真正的悲伤开始袭来,你再次意识到生命中再也没有Ta的存在;

    接受:了解你无法改变现实,并下定决心在悲伤或失落的现实中生活。

    当然,并非所有人都会经历这5个阶段,且达到“接受”和“释怀”这一步所需的时间也因人而异。

    如果是带着接受的心态,希望能够通过AI技术再见逝者一面,弥补我们的一些遗憾,那确实可以了却心愿,然后继续自己的生活。

    但如果我们在到达“接受”阶段之前,就沉迷于AI世界的片刻安慰,最终收获的只可能是更深的伤害。

    面对死亡,人们需要完整的告别,重温与逝者有关的每一个记忆,并在心理上与逝者实现分离,才能彻底从丧失和哀伤中走出来。

    如果你或你身边有人沉浸在丧亲之痛中,请允许并接纳这份难过,积极建立支持系统,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。

    只有让爱得以表达,让思念有处可安放,我们才能真正释怀,好好怀念,也好好生活。

    心理咨询